成都市机动车使用喇叭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21:19:07   浏览:844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成都市机动车使用喇叭管理规定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机动车使用喇叭管理规定


(2000年11月24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以成府发[2000]179号文件发布)



第一条 为了控制机动车噪声污染,保障公民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机动车是指各种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和农用运输车。

第三条 在本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五城区(含高新区)二环路以内(不含二环路)的道路上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第四条 机动车在非禁止鸣喇叭的道路和时段使用喇叭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音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二)连续按鸣不得超过三次;

(三)不得用喇叭催人、唤人;

(四)不得在道路上维修、试验喇叭。

第五条 各单位要加强对所属人员的教育,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自觉遵守本规定。

第六条 机动车不得安装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喇叭或加装高音喇叭、扩音设备。

第七条 特种机动车安装、使用声响装置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以100元以下罚款。

第九条 违反规定第四条规定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以50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拆除非法安装的喇叭或扩音装置,并对其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一条 对拒绝、阻碍交通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交通警察应当严格履行职责,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成都市公安局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禁止机动车鸣喇叭的路段和时段,并向社会公告。在增加的路段和时段内鸣喇叭的,依照本规定第八条处罚。

第十四条 其他区(市)县的公安机关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其城镇内划定禁止机动车鸣喇叭的路段和时段,向社会公告,并报成都市公安局备案。

在前款规定的禁鸣区域内违反规定的,可由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本规定处罚。

第十五条 当事人对依照本规定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成都市公安局负责实施。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企业消防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企业消防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加强乡镇企业的消防管理,保护集体财产和人民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自治区内的乡、镇、村办的各种企业和私营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 乡镇企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制。
第四条 乡镇企业的消防工作,由各级乡镇企业的主管部门督促和检查,公安机关进行消防监督和业务指导。
第五条 乡镇企业的主管部门应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防火责任人,负责所辖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有关消防法规;
(二)开展消防宣传,普及消防法规和常识,训练骨干;
(三)督促企业落实防火责任制和开展防火工作;
(四)定期掌握、分析和研究防火情况,制定措施,总结交流经验;
(五)组织消防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六)协助公安机关查明火灾原因,处理火灾事故。
第六条 乡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本企业防火责任人,负责企业的消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机关颁发的消防法规和行政措施;
(二)组织制定、实施本企业的防火责任制度;
(三)在企业实行经济承包的同时,应把消防工作列入承包的内容;
(四)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法规和常识教育;
(五)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改善消防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六)领导消防人员开展业务训练,制定灭火方案;
(七)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群众扑救,并保护现场;
(八)处理违反消防管理的行为和火警事故,协助公安机关调查火灾原因。
第七条 乡镇企业的主管部门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
第八条 固定资产和年流动资金累计在200元以上或者以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易燃易爆物品为主,其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的乡镇企业,应当设专职消防员,其他乡镇企业应当设兼职消防员。
第九条 乡镇企业的职工或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消防法规、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条 乡镇企业应建立义务消防队(组),定期进行消防教育和训练,节假日和夜间应有队员住厂值班。
乡镇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根据条件和需要,联合组建专职消防队,负责本地区的消防工作。专职消防队所需人员和经费由有关企业安排解决,队员享受其所在企业生产工人的同等待遇。
第十一条 专职消防队的建立或者撤销,由乡镇企业写出建队或撤队的专题报告,经其主管部门同意后,送县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报地区辖公安处或区市公安局批准,并报自治区公安厅消防局备案。
专职消防队应接受当地消防监督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二条 生产车间、工场的防火,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积存刨花、木屑、纸屑、棉絮等易燃物品;
(二)禁止在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的场所使用明火,严禁在使用明火部位存放易燃品;
(三)临时存放生产所用易燃易爆物品,不得超过当班的用量。
第十三条 生产石油化工、烟花炮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企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生产、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库房以及机械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二)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生产;
(三)从事生产操作和保管工作的人员,应由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进行防火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四)出厂的易燃易爆产品,应当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以及防火防爆注意事项的说明:
(五)遵守本行业的其他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四条 商业营业场所的防火,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商品应按火灾危险性分类、分柜、分室存放;
(二)石油化工、烟花炮竹等易燃易爆商品应由懂得该商品特性和灭火方法的人员经销
(三)营业室内的备售商品应限量存放,并应留出安全疏散通道;
(四)营业室内的楼梯、疏散通道不得封闭或改做它用;
(五)易燃易爆的营业场所不得吸烟或使用明火;
(六)每天停止营业时,应进行防火安全检查,清除易燃废物,处理好火源、电源。
第十五条 旅店防火,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负责向旅客进行防火宣传,每客房内应有旅客防火须知;
(二)旅客不得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客房;
(三)不得在门口、通道、楼梯堆放物品和封闭疏散通道。
第十六条 运输业防火,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汽车发动和行驶不准直接向汽化器灌注汽油;
(二)不得用汽油刷洗发动机;
(三)用汽油、柴油清洗车辆零件时不得吸烟或使用明火,清洗完毕,应将废油妥善处理,不得乱倒乱放,严禁将废油倒入排水管道;
(四)个体运输户保管存放汽油、柴油,必须符合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五)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营运客车,途中汽车加油时,乘客必须下车;
(六)机动车辆进入禁火区应执行禁火规定;
(七)运输棉花、黄麻等易燃物资应加以遮盖;
(八)运输爆炸物品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建筑业工棚防火,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工棚不得建在高压架空电线下,幢与幢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7米;
(二)厨房、锅炉房等使用明火的建筑必须单独布置;
(三)每幢工棚住人不得超过100人,每25人应设一个可直接出入且向外开的门口;
(四)工棚内严格控制和管理火源,不得使用火把或火堆照明,电灯泡与可燃物距离不得少于40厘米;
(五)吸烟应将烟头和火柴梗放入有水的烟灰缸里,不得躺在床上吸烟。
第十八条 使用明火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禁止用易燃或可燃液体生火。
使用金属火炉距可燃物不得少于1。5米,使用砖砌炉灶距可燃物不得少于1米。烟囱的出口超出屋檐或屋面不得少于0。5米,并不得贴靠可燃构件。炽热灶灰应及时浇灭并倒放在安全地点。
焊割、烘烤、熬炼等明火作业,生火前须清除作业场地的可燃物;作业后必须清查现场,排除隐患。焊割易燃可燃的液体容器,必须用蒸气或者热水清洗,经检测,确无爆炸危险后,才能启动。
第十九条 电气设备须由经过电业部门考核合格的电工安装,并定期检查维修。
对有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使用电气设备,禁止超负荷运行;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应放在非燃烧材料支架上,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不使用时必须切断电源。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电线和保险装置。
第二十条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厂房、库房、旅店、商店等,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投资在30万元以上或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程,其设计图纸应在经当地城建部门同意后,报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进行防火设计审核。
第二十一条 乡镇企业的仓库防火工作执行公安部发布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第二十二条 乡镇企业应根据生产、使用、运输、储存物品的性质,设置相应的消防给水系统和配置消防器材、设备。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发现乡镇企业存在火灾隐患,必须及时时通知其采取整改措施,限期消除隐患。对有重大火灾隐患拒不整改或逾期不改者,公安机关可以视其情节,依照治安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公安机关发现乡镇企业存在随时可能发生火灾危险的,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责令其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第二十四条 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乡镇企业和个人,可由公安机关、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分别给予表扬或奖励。
对违反消防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在消防管理工作中不负责任的有关人员,根据情节由公安机关、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第二十五条 乡镇企业消防管理工作的经费纳入本企业的财务预算。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1年2月22日

关于国际海事组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2000年国际高速船安全规则》的修正案以及《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生效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


关于国际海事组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2000年国际高速船安全规则》的修正案以及《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生效的公告

2010第48号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85届会议于2008年12月4日分别以第MSC. 269(85)号、第MSC.271(85)号和第MSC. 268(85)号决议,通过了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2000年国际高速船安全规则》的修正案以及《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
  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下简称《安全公约》)第VIII(b)(vii)(2)条关于修正案默认接受程序的规定,上述修正案将于2011年1月1日生效。
  《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在《安全公约》下为强制性规则,并将在上述经修正的《安全公约》的修正案生效后于2011年1月1日生效。
  我国是《安全公约》的缔约国,在上述修正案和《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通过后未对其内容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其对我国具有约束力。
  现将上述修正案和《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的中文本(可登陆http://www.mot.gov.cn/zizhan/siju/guojisi/tongzhigonggao/下载)予以公告,请遵照执行。
  附件:
  1.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中文本(见第MSC. 269(85)号决议)
  2.《2000年国际高速船安全规则》的修正案中文本(见第MSC.271(85)号决议)
  3. 《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中文本(见第MSC. 268(85)号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八日